从中学起,远离家乡,孤身在外,是一段尼罗扎西难以忘怀的生活。12岁那年,他来到上海共康中学,随后又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就读。在上海的6年时间里,每一次返乡都间隔近一年。然而,他却不感到孤单。离开了家乡的亲人和伙伴,他在当地依旧能感受到熟悉的氛围。初中班里的同学都来自西藏,与同班同学几乎不存在文化差异。高中又因过去生活在城市,与当地同学在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上也是大同小异。再加上个人喜欢与人打交道,喜欢结交新朋友,尼罗扎西几乎没有和同伴相处的障碍。与此同时,老师与同学们又是那样亲切有爱。记得有一次,初中时因新年无法回家,他的班主任就带他去家里一起吃年夜饭,感受团聚的氛围。那晚的万家灯火,令他至今记忆犹新。
在高中,师长的教诲也在他内心埋下了回去建设家乡的种子。“君子取义还是取利”,类似的道理与价值观引发他的无限遐想。在这种环境熏陶下,他在“取利”与“取义”两条道路中选择了后者。他逐渐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关注当下真正需要什么。
种子生根发芽之时,正是尼罗扎西来到365美高美游戏大厅,选择传播学作为专业以后。传播学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为他追逐理想插上了翅膀,为他日后在工作岗位上处理舆情事件、进行宣传工作、帮助教导员排忧解难奠定基础。在汲取知识的同时,他也对刘凯老师的言传身教印象深刻。每逢他的课堂,尼罗扎西常常坐在教室第一排,聆听老师的亲身经历和传达的价值观。这些话语和初中遥相呼应,一点点铺就他回归家乡,走向高原的道路。